纵观整个行业,抛光混凝土的工艺是容易引起误解的。市面上林林总总的产品反而令客户无从选择。地坪行业内来自种类繁多的“厂家”的产品信息令消费者眼花缭乱。我称之为磨片的金属及树脂磨片,对任何地坪工程而言,都是笔很大的开支。无论你是刚入行的,还是老司机,或者是业主方,我都希望你从能从本文中有所受益。
粒度大小
我们从磨片的类型及使用说起,从锋利的到细的。粒度越大,磨片越锋利。大多数磨片使用金刚石颗粒来研磨或切割混凝土。根据金刚石粒度的大小,会有几种不同的胎体用于把持金刚石颗粒。较为锋利的粗粒度金刚石要使用金属胎体。当磨片在压力作用下接触地面时,金属胎体以定速度消耗,从而使金刚石持续破碎产生新刃。本质上,研磨的工作都是通过金刚石完成的,金属胎体的作用在于把持住金刚石颗粒。如果把持大颗粒金刚石的胎体过软,在压力作用下金刚石会很快松动,便无法有切割地面。金刚石粒度基于金刚石颗粒的大小。金刚石粒度实际是个范围,与用于筛金刚石颗粒的筛网大小有关。
想象个圆柱体谷仓,将筛孔大小不同的筛网放置在不同的高度,从上往下播撒干净干燥的工业金刚石颗粒。筛孔越大,相应的粒度号越小。因此25目筛网的筛孔大小是100目筛网的4倍。较小的金刚石颗粒会掉落到底部,颗粒较大的会停留在上层。这也就是金刚石的筛选方法。因此25目的金刚石颗粒是相当大的,3000目的金刚石颗粒很细,接近于粉末。
胎体种类
般而言,低目数磨片被称为“金属胎体”,因为金刚石颗粒分布在有定形状的金属刀头内。高目数磨片被称为“树脂胎体”,因为金刚石分布在有定形状的树脂胎体内。基于对混凝土磨抛工艺的新理解,以及每道磨片使用后的地面状况,上述两类胎体的形状在近些年内不断更新换代。我刚入行的时候,所有金属磨片都是两个长方形刀头连接在基体上的。施工方与厂家渐渐发现,如果将金属刀头边缘磨圆,地面不容易留下过多划痕。
过去,树脂磨片是装在塑料圆筒内。业内称之为“手指状”,因其大小与手指末相似。这磨片的缺陷在于,用于固定树脂刀头的塑料圆筒,在操作过程中因为温度过高在地面留下划痕,需要重新回到上道才能消除。
些厂家通过完善塑料材料解决了这问题。然而大部分树脂磨片逐渐发展为整块磨片。也就是业内常说的3寸树脂磨片,形状类似冰球。
过渡型磨片的使用是为了减少抛光步骤。通常情况下,可以通过道过渡型磨片替代道金属磨片与道树脂磨片,也就是“以换二”。这样既降低了总的磨片成本又节省了人工成本。在美装饰性混凝土项目中,人工约占总成本的50%,磨片约占总成本的20%至25%。
胎体硬度
另个经常被误解的是如何搭配混凝土的硬度与胎体硬度。每块混凝土都是不样的,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。其中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配比,包括水灰比、粉煤灰、黄沙、骨料及添加剂,都会影响混响混凝土的整体硬度。混凝土收光的过程也会对硬度有很大的影响。
如果收面很紧实,混凝土颗粒之间的间距会小而密,表面相对较坚固。打个比方来说,质地软且孔隙多的混凝土相当于松木,容易产生凹陷、划痕或被磨损。又硬又致密的混凝土就如同橡木或胡桃木,纹理紧致而且不容易切割或产生划痕。切削硬混凝土需要消耗更多的金刚石颗粒。 金刚石颗粒比混凝土硬,这点是毋庸置疑的,但问题在于如何使金刚石颗粒有的作用于混凝土表面。讨论胎体硬度时,我们通常是指金属胎体。用到高目数树脂胎体时,混凝土表面已经充分打开,所以不存在这问题。如果用于把持金刚石的金属胎体较硬,混凝土也较硬,金属胎体则无法以固定速度消耗,金刚石也就无法露出并有接触混凝土。因此应当用软胎体金属磨片打磨硬混凝土。相反,若用软胎体打磨软混凝土,金属胎体消耗速度会过快。
如果没有根据混凝土硬度合理选择磨片,就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。判断混凝土软硬有许多方法。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莫氏硬度笔测试莫氏硬度。好能在项目开工前测试,依据硬度测试结果,选择合适的磨片。